除夕 | 烟火起,照人间,举杯敬此年
除夕
中国人
中国年
农历十二月末日之夜,旧岁至此夕而除,第二天就换新岁了,故俗以为除夕。
除夕这个词是从岁暮演变而来。岁暮的根源体现在《诗经·唐风·蟋蟀》里:
“蟋蟀在堂,岁聿其莫。今我不乐,日月其除。无已大康,职思其居。好乐无荒,良士瞿瞿。”
意思是说:蟋蟀还在叫,一年又到岁末。今天不乐,日月将除。但要居安思危,好乐也不应有过,这才是良士所为。岁末夜要除残去秽,方能进入新年。
此日,家家户户的大人忙着打扫庭除、贴窗花、贴对联、挂上大红灯笼,孩童则忙着放鞭炮,人间处理处处喜笑颜颜。
正是如诗中写:“火树银花辞旧岁,万里乾坤一夜新。”
除夕的习俗
全家团圆、祭祖、吃年夜饭、讨压岁钱、互相串门以及守岁,习俗或许,南北不同,东西不同,但是此刻的心情并无二致。
《东京梦华录》有描写宋人过除夕的场景:是夜禁中爆竹山呼,声闻于外。士庶之家,围炉团坐,达旦不寐,谓之“守岁”。
在这天夜里,皇宫里爆竹声声不绝于耳,山呼阵阵,声音远远传出,在皇城外也能听得清晰。普通人家,在这天夜里团炉而坐,温酒畅谈,整个晚上都不睡觉,这就是“守岁”。
南宋学者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卷六记载:“十二月尽,俗云“月穷岁尽之日”,谓之“除夜”。士庶家不论大小家,俱洒扫门闾,去尘秽,净庭户,换门神,挂钟馗,钉桃符,贴春联,祭祀祖宗。遇夜则备迎神香花贡物,以祈新岁之安。”
唐宋时期,除夕作为年节,已被人们普遍重视。众多的年节活动,不断展示着我国传统文化丰富而厚重的堆积层。
一夜连双岁,五更分两年。
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人间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活动,即吃年夜饭,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。大年夜,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,阖家团聚,围坐桌旁,共吃团圆饭,共叙儿女情,心头的幸福感难以言喻。
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,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。桌上有大菜、冷盘、热炒、点心,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,一是火锅,一是鱼。火锅沸煮,热气腾腾,温馨撩人,说明红红火火;“鱼”和“余”谐音,是象征“吉庆有余”,也喻示“年年有余”。
还有萝卜,俗称菜头,祝愿有好彩头;龙虾、鱼等煎炸食物,预祝家运兴旺如“烈火烹油”等。最后多为一道甜食,用以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。
在古代,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,有些酒还有许多动人的酒名,如葡萄酒、兰尾酒、宜春酒、梅花酒、桃花酒、屠苏酒等,都有丰富的文化品味。
产自杏花村的一坛老酒,点开图片链接了解详情▼
西晋周处《风土记》记载:
蜀之风俗,岁晚相与馈问,谓之馈岁。
酒食相邀,为别岁。
长幼聚饮,祝颂完备,为分岁。
至除夕,达旦不眠,谓之守岁。
隋唐时期,守岁之风极为盛行,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守岁诗,如唐太宗李世民的《守岁》诗中写道:
暮景斜芳殿,年华丽绮宫。
寒辞去冬雪,暖带入春风。
阶馥舒梅素,盘花卷烛红。
共欢新故岁,迎送一宵中。
北宋诗人范成大在《卖痴呆词》中吟道:
除夕更阑人不睡,厌禳钝滞迫新岁。
小儿呼叫走长街,云有痴呆召人卖。
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也有诗写道:
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。
坐久灯烬落,起看北斗斜。
在此诗文中,苏轼通过用一个“强”字,把孩童对守岁的企盼与迷恋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此外,除夕守岁的热闹景象,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最爱。早在南北朝时,诗人徐君倩《共内人夜坐守岁》中写道:
欢多情未极,赏至莫停杯。
酒中喜桃子,棕里觅杨梅。
帘风开入帐,烛尽炭成灰。
勿疑鬓钗重,为待晓光催。
唐代诗人杜甫《杜位宅守岁》中,则把亲人团聚的场面描绘成:盍簪喧枥马,列炬散林鸦。意指亲人团聚,热闹非凡,让在槽边吃草的马都受惊了;彻夜通红的烛光,吓飞了林中的乌鸦。
唐代的另外一位诗人史青《守岁》诗中这样写道:
今夜今宵尽,明年明日催。
寒随一夜去,春逐五更来。
气色空中改,云颜暗里催。
风光人不觉,已入后园梅。
诗人在此刻不免生出诸多愁绪:今夜即将过去,一年即将过去,新的一年将随着明日的到来而到来,岁月如梭,时间紧迫、不能只贪图安逸而不思进取的人生感悟。
守岁,是我们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向往。
辞暮尔尔,
烟火年年。
朝朝暮暮,
岁岁平安。
祝君:
龙行龘龘,
前程朤朤,
生活䲜䲜!